南前门外李家正店,是汴京里数得着的几家酒楼之一,门外依例是彩楼欢门,此时天色渐晚,但火红的烛光已经把内外照的明亮无比,不断的有客人来回穿梭,掌柜李进更是乐呵呵站在柜台前招呼着客人,店内跑堂的更是来往于门阁之间。,一副热闹非凡的情况。
李进眼见一个穿着绿色锦袍,身材高大的中年老者走进店来,身后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穿着一件黑色袍子,眼睛透着灵光的小伙计,李进这几十年的酒楼生意,双眼那自然是不用说的,一眼就看出这主仆二人气度不凡,连忙亲自迎了出来,笑吟吟的招呼道:“这位大爷,可是第一回来小店?小二的,楼上上等雅座一间侍伺。”
那个小伙计眨了眨眼睛,笑问:“掌柜的,听说你这里有人在说“新约”的?”
“哟,你看看,小兄弟,你真有眼光,在汴京城里可就我们一家,这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我们酒楼听呢,您还是来的早,待会啊,连站的位置都没有了”李进乐呵呵的说道,一脸的得意。
那中年老者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却听那个伙计却一边走一边笑道:“掌柜的,我师傅只喜欢热闹,不要雅座。”
李进也不敢怠慢,只应了一声,亲自引着上楼给收拾了一张桌子,店小二马上泡一壶上好的茶奉上。
却听那个伙计对中年老者道:“师傅,你说这济州是不是和人们所说的那样啊。”
那中年老者摇了摇头,沉吟道:“这世道,谁也不能轻信,我们还是先听听再说吧。”
那伙计开心的道:“要这济州真的想大家所说的那样就好,师傅的手艺那才有发挥之地呢。”
那中年老者轻声一叹,没有接话,接着两人要了两荤两素,以及各色水果,又要一壶老酒,便在那里自顾自的吃喝起来。
吃了片刻,不大一会儿,就听见李进大声招呼:“各位爷,都吃好了,喝好了罢,这今日的说讲马上就要开始了。”
却见几个年青的儒生大声的道:“掌柜的,麻烦你叫方先生快点啊,我们可都等不急了,我们可是特意从健康跑过来。”
李进也不敢怠慢了,笑着应道:“各位稍等,方先生马上就出来。”接着大声喝道:“有请方先生。”
师徒二人闻声停下了碗筷,寻声望去,却见从里堂处走出一位四旬左右的中年人,轻衫长袍,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还没等到那中年人走近大厅,却见方才那儒生说道:“我们几个是健康的举子,因出来游学,前些日子听方先生说得沈墨翰在济州办学授课,想请问一声,这济州是不是真如方先生所说那般?”
那方先生呵呵一笑道:“几位公子,在下也知道这信誉二字,断然不会信口雌黄,在下所知均是从济州发行的“新思记约”而得,据说此书乃是沈墨翰亲笔提字,作序,自然是不会骗人的。“接着嘿嘿一笑道:“这几位公子,那沈墨翰是大宋少有的人物,当年金榜提名,更是天下之人皆知,听说他老人家要办学授课,天下学子那还不蜂涌而至,倘若你们去的晚了,恐怕这学院已经开学了。” 沈墨翰虽然招告天下,脱离赵构,但是立赵栩为宋成帝,仍以宋臣自居,在普通百姓眼里也算不是判国,加上沈墨翰当年的才情名满天下,加之又平定方腊,大破金军,故此在百姓眼中,名望依旧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