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宋代风流> 卷四 靖康之难 第二十五章 徽宗退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 靖康之难 第二十五章 徽宗退位(2 / 2)

童贯眼珠子转了转道:“这宰相之位甚为重要,需得要求经验丰富,才智过人之人方能担当,依为臣之意,大学士吴轩学问丰富,德高望重,足可担当大任。”

这吴轩乃是太子的老师,自是太子一党,如此一来,这朝中岂不是完全落入太子一伙了,除了太子一党之外的众位臣无不摇头,却又不敢言语,还怕事后童贯以蔡京同党之名抓捕,故次俱都敢怒不敢言。

沈墨翰也是心中暗皱眉头,这吴轩为人倒也不错,还算正直,只是有些固执,加上又是太子一党,做太平盛事时的宰相还凑合,这个时候就有点不恰当,这个人选最合适的莫过于李纲,自己救驾有功,加上现在金兵还在城外,童贯也一时干不出什么事,当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吴大人虽学问丰富,德高望重,但对于朝中之事不太熟悉,现在金兵在犯,臣以为这个时候除了童大人说的两点外,应该选用一个熟悉朝政之人,臣以为李纲李大人最适合不过。

沈墨翰此话可谓聪明之极,道出眼前最大的危机乃是城外的金人,要是让金人打了进来了,莫说这宰相,就连皇帝都没得当的,沈墨翰此话一出,众人都点了点头,童贯眼中精光一闪,想必也在思量。

高俅自然是不愿意这宰相之位再落入太子党之手,可自己偏偏一时也没有好的人选,当下站了出来道:“启奏皇上,臣也以为李大人是最合适此位。”

吴轩之所以加入太子一党,莫过于身为太子之老师,加上又支撑正统,也是真正为大宋着想之人,当即站了出来道:“皇上,老臣愚笨,才能自是不及李大人,实在是不适做这宰相之位,臣也以为李大人在不二之人选。”

童贯脸上怒色一闪而逝,吴轩此话一出,这宰相之位自是李纲无疑。

徽宗沉吟一会,这李纲平素刚正不阿,虽不得自己喜欢,但是也知道其人正直无私,最主要的是现在城外金人逼近,也确实需要一位能鼓动民心的人,加上沈墨翰和童贯的请求,当下道:“李爱卿可愿意替朕分担国事?”

李纲一颗心自然是为大宋着想,得到这个位置更够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负,当下也不推辞,站出来道:“皇上,老臣愿意为皇上分忧。”

徽宗点了点头道:“如此那这宰相之位就由李大人来担当了。”

李纲当即谢过圣恩,表明报效大宋之心,前日各位护驾有功之人也纷纷得到嘉奖,这其中自是以童贯和沈墨翰得到的好处最大。

嘉奖完毕,徽宗突然神色一暗,定定的道:“除了蔡京谋反之事外,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众臣大讶,本以为今日只是为处理蔡京之事而已,却没想到还有事,一时都望向徽宗。

徽宗抬眼看了一眼身边的太子赵桓道:“朕在位已有好几十年了,最近看各位大臣的奏折颇觉劳累,身体经常不适,逐渐感到力亏,所以。”说到这里徽宗沉默了一会,接着道:“所以朕决定退位,传位于太子。”

此话一出,殿内仿佛被投下了一个炸弹,众人纷分议论不已,显然惊诧不已。

太子赵桓当即站了出来道:“父皇定会长命百岁,这江山也确要父皇来主持。”众大臣也依言挽留,更有甚者当庭痛苦,徽宗露出满意的神色,继而大手一挥道:“皇儿和各位爱卿不用劝朕了,朕意已决,传位于太子赵桓。”

沈墨翰心中更是百般滋味,自己能到现在可以说是完全靠徽宗的提携,如今在这个关头,皇上竟然要传位于太子,不知道对大宋是好还是坏,对自己的前途更加迷茫,太子先前曾暗中拉拢过自己,自己一直含糊,这以后还很难说,突然又想到这城外情况如此紧张,也许过了不久这城外的金人就会打进来,想到这里心中一震,突然有些明白了徽宗的想法,一方面也确是因为景王的事而伤透了心,另一方面却是害怕金人攻了进来,那自己就成了大宋的亡国之君,所以才会把皇位如此草率的传给太子。

想到这里心中更不是滋味,心中的理想第一次出现了动摇,不知道自己这么拼命的保护大宋是不是值得,当下有些昏昏噩噩的,直到朝会散去,脑中更是迷茫一片。

刚出得皇宫,一名内侍凑便高之沈墨翰李清照有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