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的军士和百姓对于沈墨翰的到来大为高兴,在等待这么多天的时间里,大家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援军的到来,这刻终于见到援军来了,大家都预感到汴京城之围似乎马上就要解除了,大家又可以恢复以前的那种生活,满城的百姓在街道两旁欢迎着沈墨翰的到来。
“沈大人,你在南方平定方腊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乃我大宋之表率啊。”童贯一边领着沈墨翰进城,一边对夹道欢迎的百姓挥着手说道。
沈墨翰笑了一下道:“这都是托了皇上的福,这方腊那比的上金人,童大人坚守汴京这么久,下官比起童大人却是算不了什么。”
童贯非常满意沈墨翰的回答,有些自得的摸了摸额下的长须,笑道:“不知这次沈大人带来多少兵马?”
这童贯显然是害怕金人,这刻见跟着沈墨翰进城的只有一万余人,故此问道,沈墨翰心下有数,接道:“今次我统率十万之众,前来解汴京之危,今次和我一同进城的乃是一万精兵,在城外还有九万精兵,倘若汴京有事,便可以摇相呼应,到时候里应外合,何愁金人不败。”
童贯心中又是安慰又是担忧,安慰的是这大破金人指日可待,担忧的是这沈墨翰在城外有这么一只部队,对汴京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沉吟了一会道:“皇上可天天在念着沈大人呢,皇上要是知道沈大人回来了,肯定很高兴,我先带沈大人进宫见驾吧。”
想到徽宗,沈墨翰内心也有些牵挂,虽然徽宗昏庸无能,但对自己却是不错,当下点了点头和童贯一起入宫见驾。
※※※※※
“沈爱卿,你总算回来了。”徽宗见到沈墨翰大为高兴,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为臣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徽宗明显的要老了许多,满脸的疲惫之色,双眼混着无力,鬓角更是多了许多白发,不知是不是这几日金军围攻汴京所致,沈墨翰内心也有些同情和自责,举步跪倒在地。
“呵呵,沈爱卿快快请起,不迟,不迟。”徽宗笑吟吟的摆了摆手,示意沈墨翰站起来说话。
徽宗仔细打量了一下沈墨翰,点了头,口中笑道:“沈爱卿还是风采依旧啊,沈爱卿在南方可算是尽显我大宋之威,这一次又一次的捷报传来,朕和各位爱卿都大为高兴。”接着长叹一声道:“倘若前方的抗金部队,能有沈爱卿的一半,这汴京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此话显然是连站立一边的童贯也说了进去,果然童贯听到此言,面上微露不愉,双眉紧锁,沉声不语。
沈墨翰把童贯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暗笑,接道:“皇上过誉了,这都是托皇上的鸿福,前方抗金之败,乃是我们没想到金人如此无耻,竟然暗自撕毁盟约,准备不足所致,今敌人虽围困汴京,但此次有惊无险而已,臣想不须多日,这金人必败,我今次带回了十万将士,必然保得汴京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