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迷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天下花岗岩修建万岁山,这今年的秋收庆典也就在万岁山举行。
一排排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在秋风里,几千人的大队向万岁山行去,行在最前面的便是童贯的禁军,接着便是蓝杰的率领的禁卫军,被禁卫军包裹的便是黄亲贵族和当朝大臣,再其后的便是形状各异的五路人马,这五路人马应该是其他国家派来的代表,跟在最后面的同样也是童贯的禁军,整个大队看起来甚为壮观。
沈墨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情况的出游,跟在禁卫军后看着欢娱的人群,心中也大是雀跃。
万岁山的宫殿绝不逊色于京城内的皇宫,整个宫殿此起彼伏,颇为壮观,队伍行了半天的路程方才到达,众人马各自安顿好了之后,晚上便会有一个盛大的晚宴,到第二天秋收庆典才算正式开始。
晚宴在万岁山的清明殿举行,整个大殿硕大无比,可以容纳几百人就餐,众人在座丝毫不显拥挤,大殿的正中端放着一座龙椅,椅子前是一个雕花小几,上面端放着一壶清酒和一盏金龙尊杯,外加几盘水果点心,徽宗正端坐其上,微笑以对。
大殿两则各有数席,均杯酒相伴,清盘点缀,每边每排各有五席,相目以待,在左手这边则是宋朝大臣,首席是太子赵桓和景王赵杞,次席是济王赵栩和康王赵构,三席是十八皇子信王赵榛与蔡京,四席则是童贯和一六旬老者,五席则是高俅和韩世忠,这五席身后还排有四排,二席首位便是李纲,沈墨翰则在三席次位。
右手首席却是熟人完颜金术,身边是上次在蔡京府上见过的一五旬老者,次席是一个彪型大汉和一个文弱的年轻人,不知道是那国人,三席是一个五旬老者外加一个蒙面女子,四席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俊秀的年轻人和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壮汉,五席却是两名身型健壮的年轻人.身后各排之人均和前排之人有几份相似,想来应该是各自的随从。
徽宗很是高兴,举起酒杯满脸兴奋的道:“今次是我们大宋的秋收庆典,乃是一个大日子,各位前来本国足见各国对我大宋的友好之心,为了表达朕的感谢之心,朕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而饮。
徽宗见众人饮尽接着看了看完颜金术笑道:“我大宋这次和大金联手必能把辽人打退,收复失地也是指日可望。”
这时坐在右席四席的那名俊秀的年轻人接言笑道:“大宋兵精将广,打退辽兵必定指日可待,我大理恭祝大宋早日得胜。”看起来应该就是大理国新任国王段和誉了,在他身边的应该就是同来的高君侯高升泰了。
这时间坐在完颜金术身边一席的文弱青年有些不屑的道:“你们大理地处边南,对这辽人恐怕不是很清楚,我们西夏也曾和辽人打过几场仗,恐怕这辽人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徽宗见这文弱青年如此说道,脸色变了变,有些不高兴,显然是对这西夏的使者有些不满。这时在第三席的五旬老者将状接口道:“永德王此言差矣,我们吐蕃虽然没有和辽兵打过仗,但凭宋金的势力,想来应该是无碍的。”
完颜金术嘿嘿一声冷笑,有些不屑的道:“我们大金国力强盛,岂是一个小小辽国所能比的,这次还不手到擒来。”这话一出,场中的宋人均眉头大皱,脸色微变,此话显然是不把大宋放在眼里,嚣张之极。
这时左手四席的挨着童贯的那名五旬老者大声笑道:“我看贵国对辽兵也不是战无百胜,前段时间老夫在黄河与辽兵对抗的时候,你们的粘罕元帅还被辽人打的大败,要不是老夫挺上一把,我看估计连命都没有。”
完颜金术眼中闪过一丝恼色,有些尴尬的没有说话,冷冷的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