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公文写作大全> 第7章 批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批复(1 / 2)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请示公文时使用的公文。先有请示,后有批复。根据批复的不同性质,可以将批复分为指示性批复和批准性批复两种。指示性批复用于对下级机关请示中所涉及的政策上、认识上不清楚的问题做出指示性的答复。批准性批复用于对下级机关请示中涉及的人、事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做出是否允许的答复。如果是否定的答复,还可以针对请示内容另外提出解决意见;如果是肯定的答复,可以针对请示内容提出原则要求。

特点

批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被动性

批复的行文具有被动性。撰写批复是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的,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针对请示内容才有批复的内容。

2.权威性

批复的效用具有权威性。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在效用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3.针对性

批复的内容具有针对性。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写与请示不相关的内容。

4.明确性

批复表示的态度具有明确性。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态度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行文对象

批复是下行文,批复的行文对象是特定的提交请示的下级机关。批复是一对一的一种公文,下级机关提交请示请求批复,上级机关则对请示事项进行了解和调查,然后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同意;或者对下级机关不明确的认识问题做出更加详细的说明。

在行文中要注意针对行文对象所请示事项的重点内容提出解决办法。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及办事准则,给予答复。在批复中明确指出行文对象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要针对行文对象的理论水平,对一些最新政策术语做相应的解释。

格式

批复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

1.标题

(1)标题的写法最常见的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在事由中一般将下级机关及请示的事由和问题写进去。

(2)由发文机关+表态词+请示事项+文种四个部分构成的完全式的标题,形式较为简明、全面和常用。

(3)只写事由+文种两项内容。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是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一般写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起顶格。批复不能越级行文。当所请示的上级机关不能答复下级机关的问题而需要向更上一级机关转报“请示”时,更上一级机关所作批复的主送机关不应是原请示机关, 而是“转报机关”。如果批复的内容同时涉及其他的机关和单位,则要采用抄送的形式送达。

3.正文

正文包括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批复要求三个部分。

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一般称“收到某文”或“某文收悉”,要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可省略。

批复意见是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所做的答复和指示,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清楚。

批复要求(在一些不需要落款的批复中可以单独算做结尾),是从上级机关的角度提出的一些补充性意见,或是表明希望,提出号召。如果同意,可写要求;如果不同意,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

4.落款

这部分写在批复正文右下方,署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成文日期用汉字书写,年、月、日一一标明, “零”写为“〇”。

语体特点

批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行文中语体主要有得体、规范、明确和平实的特点。

语言运用要得体,要根据公文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词语。批复中要多使用概括性、论断性的语言,不宜使用叙述性的语言。语气运用要得体,不同的文种使用的语气也不同,虽然是答复下级请示,但是也要郑重严肃,平等为怀,不倨不傲。

公文的标题用语、开头用语、表述用语、结束用语都带有模式化的色彩;行政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组成,并且发文事由多由“关于”引起;开头用语常用“为了”、“根据”、“依照”、“按照”等,说明发文的目的、依据;表述用语常用“特此批复”来表述批复态度。

行文中语言要求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做到不晦涩,不含混,不模棱两可;用词造句妥帖稳当,行文舒展流畅;要表意准确周密,无错误,无疏漏。

遣词造句技巧

批复的语言重在解释下级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因此,行文中要侧重使用清楚明白,不会产生歧义的词语;或者能够鲜明地表明态度的词语,不能使用“可以同意”、“最好不要”等语气不果决的词语。

在句式安排上,要多使用短句--短句容易理解,清楚明白;少使用长句,如果必须使用则要确定句子结构完整,句意表达清楚。

在修辞的运用方面,批复注重的是平实性,不需要大量使用修辞,但可以用些修辞来增加公文的美感和语言的丰富性。

范文解析

范文解析一:

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

国函〔2007〕76号

发展改革委、振兴东北办:

你们《关于报送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请示》(发改规划〔2007〕167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区域协作交流机制,推进《规划》顺利实施。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按照平等互利、加强合作、资源优化、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东北地区与其他省(区、市)的联系和协作,着力推进东北地区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形成区域合作、互动、多赢的协调机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