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说,原来菜系还可以分为宫廷菜,江湖菜,贵族菜,百姓菜,文豪菜,艺人菜。这种分类听起来很独特。尤其江湖菜,第一眼就让人联想到市井街头那腾腾上升的烟火和营营众生四处奔波的身影。大排档、小酒家、烧烤摊,这些都是江湖菜的起源地。要说江湖菜有哪些,可能我们都尝过,辣子鸡、水煮鱼、毛血旺……味重麻辣,就着小城市的烈酒,一口下去,一晚上的乏累就此打发了。江湖菜的做法和味道,多来自川渝两地,各种配料也是勾兑的炉火纯青。我上高中时,和同学们聚餐必点的一道江湖菜就是毛血旺。
毛血旺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血脉喷张的感觉。那时,在家乡的四线城市,学生们去不起高档的酒店,常在学校门口附近的饭馆集结。三五一群,六七个一队,谁要是有点魅力的,还带上女朋友,显摆显摆。吃完饭喝完酒,男生们往往提议去打台球,或者包夜上网,有几个好事的,还怂恿那个唯一有女朋友的男生带上女朋友一起。懂事的男生不理会这些叫嚣着青春荷尔蒙的同性伙伴,笑着敷衍过去;愚蠢的男生还真听了这话,带上女生一起和这一群男生玩。其实大家倒也不会玩什么过火的事,该懂的道理都懂,不会越雷池半步。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就是学着成人的样子罢了。就像男生学吸烟一样。背地里不知道被呛了多少次,才在同学面前装作自由自在的吞云吐雾。
我读高中时,也有一个喜欢的男生,他长得白净秀气,读书成绩也不错,说话俏皮。我们是前后桌,时不时在课下聊天,我过生日他还送我礼物,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好上了。在高中三年压抑又忙碌的学生时代,感情似乎是一种由空虚徒然而产生的逃避。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是否就觉察到了自己的敏感,或者说,是更早的时候,刚读初中时,有一次暑假,我走在炎热的大街上,想到年轻的妈妈为了养家糊口,大热天奔波在市区卖啤酒,想着想着我就开始悲伤的哭泣。再往前推一些年头,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我和妈妈一起去朋友家聚会,听到朋友提醒妈妈要注意身体,否则过了五十,血管容易老化,会生病。我听到后,强忍着泪水,直到从朋友家出来,才抹着眼泪。妈妈唤着我的小名,问我怎么哭了。我一边抽泣着,一边说,阿姨说你以后身体不好。说完,眼泪就更肆无忌惮。后面再发生什么,想不起来。对于生活的敏感和体悟似乎很早就让我对情感有期待和依赖。我是班里为数不多开始谈恋爱的同学,现在写来,并不是为了炫耀,这也没什么好炫耀的。那时的我,对读书的兴趣索然无味,不是不努力,是怎么读也发现很难提升,最后俨然有心无力。我们正式开始确定恋爱关系是在高四,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离本科差了一分,所以我们都决定去复读。那一年,属于我们的时间比上高中时更多。我们经常在周末自习前去学校较远的一家快餐店吃饭,那儿环境好,又便宜,点一份砂锅,我记得才3块钱。砂锅里面的配菜和毛血旺一样,有鸭血、火腿肠、木耳、鳝鱼,还有大把大把的黄豆芽,铺满了整个砂锅,徒增了很多分量。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那么多花椒和辣椒。可能因为那个快餐店离市医院比较近,给病人做的菜难免要清淡一些,所以味道也没调那么重。这样一份砂锅,产于民间乡野,无派别,更上不了大台面,穷学生和病人省吃俭用的首选。味道也不差,俩人一份,配上米饭和面饼,把肚子填的圆滚滚。这可能是除了毛血旺,留在我学生生涯印象中的第二份江湖菜了。
毕业后,我来到南方工作。和初恋男友早已经不联系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在老同学的婚礼上,见到了他。我才知道,大学毕业后,他去了四川,在那儿生活的挺好,尤其是吃的很过瘾。只是他说他很想家,还是希望回到离家乡更近的城市去工作。
”是因为家乡有3块钱的砂锅吗?那是你和女朋友高中时最爱享用的美食。“我不想让气氛变得太伤感,想到了以前的这件事,希望可以让话题变得轻松点。
“我现在的女朋友是个大学生,她们现在吃东西都比较挑了,经常让我带她去吃海鲜自助餐。3块钱的砂锅,可能让我再也交不到女朋友了。”他苦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