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在刑侦局里的地位比陈康甚至是方局都高太多。
局里大部分人都曾受过葛荣的帮助和教诲,葛荣在警界里也是不可替代的地位,放眼整个九州有那个警察没有听过葛荣的名字。
可最终证据还是占了上风,现场是盘山路,隔一段距离才有一个监控,而事发当天他们所行的路比较偏,在事故现场并没有监控摄像头,所以目前除了陈康的一面之词也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证明。
而虽然众人都不相信是许世乐开枪打死了葛荣,可人在慌忙之下很容易做出惊慌失措的事,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许世乐到底有没有开那一枪?
陈康对此是坚定不移没有改过口,他一口咬定并且力争自己的清白。
而当检查结果出来后一个坏消息让他的话变得更加有准确性。
在倒下的葛荣尸体旁边遗落的葛荣自己的手枪上,发现了黎蘅的指纹,并且跟陈康所说的一样,黎蘅用葛荣的枪开过三枪。
现在许世乐和黎蘅作为恶的那一方,黎蘅竟然拿到葛荣的手枪并且还对陈康这个警察开了三枪,事态峰回路转。
因为黎蘅不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对警察开枪,一个平民怎么能这样做呢?
所以最后只能解释为是许世乐错手开了一枪打中葛荣,而当时陈康目睹了现场出面阻止,却被黎蘅对着连开三枪反击。
滴水不漏的过程,连怀疑都找不出缝隙。
省厅的人相信了这种说法,对黎蘅和许世乐的通缉改为最高通缉令,并且此事也在同一时间颁布到网络上和各部门,黎蘅和许世乐变成了真正的“杀人犯”亡命鸳鸯。
许世乐是“杀人犯”的消息轰动了整个九州。
而陈康的提议也被采纳,但这一次不是在太平间,而是在告别仪式上。
上一次利用司权引黎蘅出来,失败落空的原因是许世乐快一步把尸体偷了出去,这才空手而归。
而这一次有了前车之鉴,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他们都想要为葛荣抓住杀害他的“凶手”许世乐,所以此举也是为了逝者能安息。
陈康接到同意后马上就开始了着手准备。
他已经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熟练,他从开枪打死葛荣的时候就想好了要把罪嫁祸到许世乐身上。
当时如果不是黎蘅碍手碍脚,他也可以直接打死许世乐,然后伪装成他是畏罪自杀的样子。
那样的话就只剩下一个黎蘅,他也好对付。
陈康背负着万人唾弃都要利用告别仪式会,他真的是被逼得已经走投无路了,完全顾不上自己的后路。
葛荣从警数年,被他救过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光说整个九州的警察就没有不认识葛荣的,他的告别仪式会办的很隆重盛大,让人可以再见他最后一面。
当天所有省厅领导都会出席,而葛荣的死讯颁布之后,刑侦局里的人都收到了很多电话,有的电话是其他地区部门的同事,有些则是群众的电话,他们都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想要查证事实。
刑侦局的刑警们,一天里接到无数个电话,都在一遍一遍的重复着相同的消息,这也同时让他们自己要一遍一遍的经历那痛心不已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