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第367章:准备返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准备返程(1 / 2)

教育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慢慢的,通过引导的方式去完成的。

李承乾虽然年纪不大,但在他所经历过那有限的人生里学习的都是儒家之道,可以说是深受儒家之道所影响也不为过。

冯智彧的主张大都是和这个时代的儒家之道背道而驰,这就形成了一种非感官上的冲击感,这种冲击和矛盾是需要时间去消除的。

而且最好还是通过事实。

其实这么说也不太对,冯智彧自觉他的想法和儒家之道差的不大,不过只能说是和孔子他老人家差的不大,而不是和现在的这帮子酸儒。

毕竟,孔子他老人家可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现在的儒生给冯智彧一种宋儒的感觉,凡是不管对错首先要分清楚仁义道德。

自己错了,那上门认错,缴纳岁贡;对方错了,以所谓的仁义之道感化,然后再缴纳岁贡。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儒生没有那么的软弱,因为大唐的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在军事这一方面,而不是像宋朝那样文人知军事。

宋朝其实不是不能打仗,只是一让文人指挥就打不了了而已。

现在唐初这帮子儒生就是仗着大唐的军队强大,然后到处宣扬儒家思想,什么以德服人、以仁知天下等等。

殊不知,如果没有强盛的军队那他们就狗屁不是。

思及至此,冯智彧也是摸了摸李承乾的脑瓜顶然后就站了起来。

出来的时间不短了,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李承乾是储君,是下一任的皇帝,非特殊情况是连皇宫都出不来的,现在能在千里之外的天尽头已经是不容易了。

虽然是有合理的理由的,也经过了李世民的同意,但这也不是恣意妄为的理由。

出来了快一个月了,返回的路还都是顺流而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里外里算一下这一趟就得用上两个月的时间。

这已经算是很长了,虽然办正事儿根本就没用多长时间。

看着转身离开的冯智彧,李承乾也起身跟了上去。

这个年纪的少年哪有什么欣赏美景的心思?也就是在初见大海的时候感叹一声大海的波澜壮阔,然后不超过十分钟就腻歪了。

而且作为海边,还是春天,这风大的都快要把人都吹走了,如果不是冯智彧是在给他上课,估计李承乾早就跑了。

看着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的往回走,千牛卫也是松了一口气。

冯智彧刚才是坐在海边的岩石上的,下面就是四五丈高的崖壁,掉下去绝对嗝屁的那种。

这要是出了事儿,以冯智彧现在的重要程度来说他们这些千牛卫等回到长安之后全都得跟着陪葬。

更别说后来还参与进去了一个李承乾。

第二天,冯智彧见了从歆岛上来的人,那是当初他让老头子冯盎派的人,也是这次他来登州的主要目的之一吧。

“确定没有人生还吗?”

县衙的后院,这里成了冯智彧和李承乾的暂时居所,冯智彧坐在凳子上,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子。

“回三公子,确定没有。”下面站着的人拱手躬身,一脸尊敬的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