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贪婪的,不管是你在历城见过的县丞还是灾民皆是如此。”
相比于李承乾,冯智彧的认知显然是深刻的多。
在后世,他曾经在网上浏览某个村官落马的新闻时看到了一句话,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网友评论说,如果不是为了钱,谁会去当官?
虽然说起来很可耻,但现实真的就是这样。
当然了,后世还是有那种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官员的,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但与那些贪图私利的官员相比实在是凤毛麟角了。
至于大唐,冯智彧只能说一句呵呵。
“难道真就如此吗?父皇天天面对的也都是如此?”李承乾已经有点儿魔怔了。
他有个优渥的出身,虽然后来因为李泰的原因颇有些紧张,但后来在冯智彧的参与下也解决了。
在没有李泰威胁之前的李承乾本就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太子了,现在革除了李泰的忧虑,他在面对课业的时候就更加认真了。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的父皇和面前这个姐夫努力来的,也是自己那两个弟弟放弃了某些想法之后才有的。
所以,他格外的认真。
而现在,冯智彧把这个世界最肮脏的一面毫无掩饰的展露在他的面前,这让他大失所望,甚至是觉得这样的一个天下似乎没有什么努力的必要了。
“高明,我曾听过一首打油诗,虽然可能上不得台面,但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
“嗯?”李承乾被这些话给拉回了现实,但尚且有些迷茫。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门前买下田千顷,又思出门少马骑。
槽头栓了骡和马,又思武官被人欺。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夺得帝基命不长,又寻长生不老期。
长生不老终实现,还要凌霄与仙居。
仙居千年闲无事,却慕人间烟火气。
这首打油诗并不短,但冯智彧却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它把人性的贪婪诠释的淋漓尽致。
从无到有,从有到贪,从贪到巨。
李承乾显然是被这首诗震住了,或者应该说是被里面徐徐递进的进阶性贪婪给震住了。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百姓到衣食无忧,从衣食无忧到家境富足有妻有子,再从有妻有子到官员、皇帝,甚至是传说中的神仙。
最让李承乾震惊的是他似乎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仔细想一想,他自己,或者说他身边的那些人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