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没有怪您的意思,上次我眼睛不好,幸亏有你的帮助。”
叶倩儿又转向采鸢,“一会儿师傅的车钱,按两倍算。”
“是。”采鸢答应着。
“使不得,使不得,上次给的车钱还有剩呢,俺可不敢再要您的车钱了。”
陈新憨厚地说。
“姑娘好人有好报,老天自然会保佑,需要般的东西在哪?俺来帮你们搬。”
玉箫姐弟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好搬,叶倩儿则准备了一些补品。
“小姐,我们这是要去哪?”
看到采鸢手里提着的补品,玉箫疑惑的问,这并不像是要去玉楼春的架势。
“去杨家啊,你们的义父恐怕早就等候多时了。”叶倩儿笑着回答。
既然杨易认了这门亲戚,那她就顺水推舟,把这姐弟俩送到那边去。
在杨府里,阿祥的学习环境要比在玉楼春要好得多。
“阿祥,你记得以后你就叫杨玉祥了,好好学习,可别给我丢人。”
在马车上坐定,叶倩儿悄声嘱咐。
这也是她跟杨易商议后的结果。
毕竟跟着杨管家做义子,所以最好还是跟着杨姓。
“谢主子赐名。”阿祥有礼的回应道。
“嗯。”叶倩儿笑着点头,“玉箫以后也姓杨了,就叫杨玉箫,记得了。”
“玉箫记下了。”
说话间,马车轻晃,只听得一声唿哨,马车哒哒的走了起来。
“劳烦主子送我们过去,小人真是愧不敢当。”在马车里,阿祥感激地说。
“也没什么,我来看扶南的。”叶倩儿摇摇头,笑着说。
“那小人到外面去坐。”说着阿祥就要起身。
“乖乖坐着吧,一会儿就到了。”叶倩儿撩起帘子开看了一眼,“以后要入朝为官的,小人奴才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是。”阿祥答应着,一时不知如何开口,索性不再说话了。
其实杨府跟将军府只隔了三条街,只不过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
所以,马车很快就到了杨府。
郑新把马车稳稳的停住,这才跳下马车,在马车左侧放上小凳,扶着采鸢下车。
然后是叶倩儿,最后才是玉箫姐弟。
“采鸢,去叫门,就说管家的义子义女来了。”见杨家没有动静,叶倩儿吩咐道。
“是。”
采鸢才去了一会儿,立刻就有人迎了出来。
“小人杨忠,是杨府的管家,见过少夫人。”
杨管家是一个体型微胖的中年人,看上去与叶将军年纪差不多,若说有玉箫姐弟这样的子女,倒也合适。
“管家免礼,还未成婚,少夫人一称倩儿不敢当。”叶倩儿扶起要躬身行礼的杨忠,微笑着说。
“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