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诏安16年。
九月,初秋。
观海城内,一名年约十四左右,身着破衣的清秀少年正在城中漫无目的游荡着。
现在正值午时,所以人们大抵是在吃着午饭。
少年闻着家家户户传来的饭菜香味摸着肚子,吞咽着口水。
那模样显得饥渴。
少年名为李遇安,乃是这偌大城镇中百名乞丐中的一员。
李遇安走过一个馒头铺子。
望着冒出蒸汽的竹笼,随着肚子再次的响起。他疯狂的吞咽着口水,那模样明显就已然坚持不住了。
“老板,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来着吗?”
李遇安舔了舔舌头,望着在馒头铺里忙活着不停的胖老板很是礼貌的开口询问道。
那胖老板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憨憨的小乞丐,倒是觉得有些奇怪。
往常的乞丐都是让自己给施舍个馒头之类的,怎么这个小乞丐问起他日子来了?
他也没有表现的很不耐烦,只是语气没那么好,“日子吗?今日已是十五,一月过半了。”
李遇安听着这个胖老板不善的语气倒是也不在意。毕竟乞讨多年比这态度更恶劣的人,他也不是没见过。
反而是听到了这个日子,李遇安眼前随即一亮,突然间就猛的拍了一下手。
啪的一声,把那正在揉面的胖老板给吓一跳。
“老头说了,九月十五的时候让我用一枚铜板。”
李遇安想着照顾自己的老头在临终之际,给了他三个铜板。
并且让他在九月十五不管是做什么,一定要用出一枚铜板。而另外两枚则是让他好好收捡着,千万不能弄丢。
虽然老头在半年前就走了。但是李遇安对老头给自己的养育之恩却是一点都没有忘。
虽然李遇安不理解甚至好奇老乞丐为什么要他这么做。
可这半年来他也是把老乞丐的嘱咐记在了心里。
想着能买馒头吃,李遇安随即便在破衣兜里摸索起来,没一会他便摸出三个刻有“建安年制”的古旧铜板。
他分出一枚放到蒸馒头的灶台之上。
对着胖老板憨憨说了一句,“来个馒头。”
那胖老板看着眼前这个小乞丐在自己门口前自言自语的模样,那是越来越纳闷,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
毕竟这个小乞丐是用钱来买的。如今这观海城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所以能有一点收入也是好的。
当他给李遇安装馒头的时候,看到蒸笼里有一个品相不怎么好的馒头,索性也是一并装与了他。
李遇安把剩下的两枚铜钱,小心收捡好后。接过油纸袋子,但是感觉到分量不对头,随即打开袋子,把头凑过去看看,只见里面居然装着两个馒头。
李遇安看向胖老板,那胖老板对他挥了挥手,没有再理会他,毕竟活还多着呢。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
虽然胖老板没有理会李遇安。
但李遇安还是对着他道了一声谢,恭敬的行了一礼。
李遇安离开馒头铺后,当即就拿了一个狼吞虎咽起来。
他本来还想着在城中多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晚上的伙食。
可这老天爷那是一点面子不给。
原本是有金光微射的天空,突然间就是乌云厚盖,笼罩下方漆黑一片。
李遇安看着这天色也是察觉不好,扭头便向城外自己住的破庙跑去。
………………
在远离观海城数里,背靠归途山的地方,哪里有一座破庙。
当中也不知荒废了多久,四处的围墙那是倒的倒,塌的塌。
不大的地方,一眼就可见透。
院中有一个破旧的香火石鼎。还有靠在墙边孤零零生长的一颗,约为三尺长的干枯老树,上面带着的一两片微枯绿叶证明着它还有些许生机。
离枯树约有成人两三步距离的位置,还有一口青石叠垒而起的水井。想来应该是原本寺庙里的人为了方便取水所以特意挖掘的。
而就在破庙进门的右手边,那唯一完整的墙壁之下,有一个小小的土坡。
土坡面前立有一块不怎么规整的长木条子,上面依稀可见几个规整大字,“老乞丐之墓。”
就是这样的一间荒废寺庙。
突然间。
破旧的大门处,一只手猛的扶在了门衔上。
而来人正是喘着粗气的李遇安。
只见李遇安踏入院子不过些许,他便看到了那黑厚云层当中隐隐雷光渐动。
雷光透着厚黑云层发出刺目光亮,而后惊起之声,如近耳虎啸,碾耳车轮,让人震耳欲聋。
李遇安为此拍了拍不断起伏的胸口,“还好跑的快,不然就成落汤鸡了!”
就在他话音之间,黑厚云层所形成的天幕之下。突然便是狂风大作,簌簌冷风吹打在李遇安身上。
明明才是初秋,此刻却像是冬季天候。
或者说,更是如同直接突然降临了一般,当中肃冷之意不言而喻,直接让李遇安双手环抱自己,裹了裹身上的破衣。
而后李遇安赶忙跑进破庙里,点起一堆火,温暖着自己。
可当他刚坐在火堆前,便听到“哐当”一声。
李遇安随即向着破庙外面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