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事向来为世人所喜所求,人怕老、病、死,也怕事无成、无所依,人所怕之事不尽于此,其中又数死为最甚:怕己死,怕所亲所爱之人死……
而于人看来,己所之忧,神仙轻而易举便能除去,由此神仙之事自为人所喜所求。蔡桐苑亦是喜之求之,只是真遇此事,又听闻乙帝遗言,心中忐忑难言。
好一会默言不语,道:“我一死老头又怕甚,如若我有通天彻地的伟力,也许父亲母亲能活过来,也许能找到那只小彩雀,如此,也是人生一大喜事。”
言罢,一股豪气油然而生。既已定下主意,便怕不急待地端详起那修炼法诀,此诀名为《乙帝诀》,这篇法诀自是从神央中来,这神央一进入蔡桐苑脑海中便已将此诀以神传递过来。
法诀所述从造体至五行造化十五个境界,分别是:造体,有气,运气,有神,箍足,碎箍,二造体,小天体,大天体,借天,截天,化天,小道体,三相,五行造化!
这法诀不仅讲述修行之法,还附有乙帝修行心得,纵是如此,于蔡桐苑而言亦不啻天书,他本是一凡人,何曾接触过修行之道。
就是看得懂又从何下手,如法诀中言:我等凡人身体天生阻塞,灵气不通,其阻塞非如沙土之阻江河,犹如水过沙土而沙土不湿,是以修行先造体,造的是通气之体,使气入体。造体意在使凡体可知气、吸气,欲达此,需静心与天地为伴,取灵气入我等凡体而不散……
理解则是理解,只是又该如何却是不知。
蔡桐苑苦思不得,暗道:多想无益,不如就坐一坐,闭一闭眼,且先一试。
遂坐于一磐石上,闭目清心,按法诀所言。坐了有三刻钟却是一无所获,短短三刻钟尚无法磨去他的耐心,又坐了三刻钟,一如之前,这时他却是有些焦急了,也有些饿了,心想:来至此地有些时候,尚未看过外面有何风景,如今肚子也饿了,那灵物可不能随便吃了,且出去瞧瞧。
想罢,来到山洞口拨开杂草走出洞来,所见却是与想象中不同,入眼之处尽是荒芜,杂草几处,没有重峦叠嶂与青山绿水,有的是两面山壁,高不知几许,山壁之间连绵,看不到两头,这谷里更是有厚重煞气与凌冽阴风。
蔡桐苑呆呆地道:“从山上如何能出得去,不知这山谷两头如何,只是肉眼所见已是如此之长,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怎么走得出去!”
此情此景,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不免忧伤入怀,不过也只是须臾,知道今事要紧。
他非是冒险之人,遇事求稳,当下还是入洞填饱肚子。拿定主意,转身便欲回洞,刚走几步就又停下来,不是不想走,而是前面洞口不见,但也没有太多惊奇,今天所遇已甚是奇妙,走了几步,伸手一摸,没摸到实处。
蔡桐苑心想:估计是个迷阵之类的。
但他却是不知,这虽是个迷阵,若无高超的修为也进不去,而他能进去则归于神央之功,神央本是乙帝之物,迷阵又是乙帝所设,如今神央又认蔡桐苑为主,自是不阻他。
进得洞中,看着那些奇花异果,选定一株灵树,此树高有四五尺,叶子金黄,其果子黄而晶莹剔透,摘了一颗食下腹中,一股暖流划然滋生,身体发出淡淡金光,精神变得更加充沛。